荆州调研|第3站: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碰撞创意火花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8-22浏览次数:311

本网讯(通讯员 薛莉8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与中南民族大学课题调研组,来到湖北荆州古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湖北二师黄芙蓉教授与中南民大胡新丽副教授与当地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共同探讨非遗保护与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并就非遗项目如何走向市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展开探讨。

近年来,在荆州区政府积极引导下,郢城泥陶、马山民歌等非遗项目融入到乡村旅游中,通过以点带面、一村一品的形式,将原本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产业化,并加强宣传营销,利用电商平台,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

郢城泥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荆州“郢城泥陶”历史悠久,得益于当地泥土含铁高的得天独厚优势,2013年成功列入全省第四批非遗名录。泥陶作为荆楚文化代表,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拥有较大的市场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创项目。当地旅游业与长江大学非遗研究院合作,由荆楚文化专家操刀产品研发设计,在最大限度的保留非遗质量和特色的前提下将其推向市场。

图|非遗传承人夏于谷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泥陶拉坯技术

马山民歌:劳动人民的美学智慧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素以民歌之乡著称。悠久的历史、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民歌风格。马山镇属于长江流域城市,是水稻产区,以种植水稻作为主业的马山人民,由于劳动强度大,田事繁忙,需要农民们相互协作,从而形成了农民劳作时插秧唱歌的习俗。马山民歌旋律特色鲜明,民族五声音阶调试丰富,曲调简单,朗朗上口,易于传唱。主要有田歌、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号子、宗教歌等,品种多样。句式结构较多采用重章叠句、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马山民歌《春风吹来精神爽》《起号子》等都有应到重章叠句这一艺术手法。所谓赋比兴,赋,就是平铺直叙,直抒胸臆;比,就是比喻;兴,就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例如马山民歌《荷花出水朵朵鲜花》荷花爱藕就是托物,比喻了妹妹对哥哥的爱慕之情。

图|调研组参观马山民歌歌剧院合影

马山民歌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音调悠扬、婉转,节奏明快,富有动感,曲体结构奇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马山民歌与史料中所载的“郢中田歌”、“扬歌”等荆楚故地的歌曲有渊源关系,表明民歌传承的历史久远,体现了较深的历史价值;马山民歌的传承,与当地地理、生产、生活、民俗等人文环境密切相关,更具有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调研组拜访了马山镇马山歌剧院,马山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清芳老师为我们现场表演了马山民歌片段《幸福不忘毛主席》,市级代表传承人唐宜芳老师现场演唱了《哦伙调》。

荆州民间刺绣:工匠精神照耀荆楚大地

春秋中期至战国初期

传说四千年前,舜令禹刺绣,作衣裳。楚国的丝织业足以代表当时神州大地丝织品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

3000年前

商周官府设有绣坊,民间的刺绣也很发达。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战国时期已空前发达,在遍及全国各地的刺绣中,以楚国的刺绣最著名,不仅产量最多,而且质量最好:绣工纹饰极其精美,纹样在繁杂中有规律,神奇且浪漫。

   如今

在湖北荆州的荆州民间刺绣可谓是楚绣的嫡系传承。

荆州历史文化厚重,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所在地,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古时又称“江陵”。荆州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良好的地理位置使得楚地人民有种蚕养桑的传统,这给刺绣业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楚绣最大的特点是只用一种古老的工艺——锁针绣法(俗称“辫绣”,用丝线在丝织品上勾线、铺画)。锁扣针脚整齐匀净,利用不同方向、疏密的线条来表现细微的纹样。楚绣虽然针法不多,但绣制后线条流转生动、精巧非凡、耐人寻味,楚风遗韵悠长。在八岭山镇铜岭村,调研组见到了荆州民间刺绣国家传承人王孝珍老人,和她多年积攒的珍贵绣品——《龙凤虎纹绣》、《三首凤》等。王孝珍将荆州民间刺绣与当地出土文物式样相结合,给绣品增加了更加深刻的文化历史价值。


据当地非遗馆部门负责人介绍,荆州民间刺绣市场化发展方向定位于走高端路线,避免市场同质化,最大限度的保留荆州民间刺绣的特色。然而,在保留传统文化同时,荆州民间刺绣的推广遇到了诸多困境:一方面国内四大名绣(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绣、四川蜀绣)为代表的刺绣市场饱和度极高;另一方面为了高纯度保留荆州民间刺绣的精致特色,目前并未批量化生产,手工生产人力、时间成本高,经济效益比较低。在政府的支持下将荆州民间刺绣融入旅游业,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做好非遗文化推广、提高其知名度,是目前非遗传承部门和文化宣传部门共同的目标。